1危險源的定義
ISO45001 : 2018《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6'定義“危險源hazard”為“可能導致傷害和健康損害的根源”。具體的危險源辨識,可執行GB/T13861——2009《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按“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環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分4類進行。“人的因素”大體就是人因危險源,標準中有詳細列舉,可安排除法直接認定。根據上述定義,可以將煤礦企業危險源界定為:在煤礦各子系統、各工作環節中,可能引發煤礦安全生產事故或者阻礙煤礦安全發展的潛在性危險因素的總和,主要包括員工的不安全行為、機器設備的不安全狀態、生產環境的不安全整治、安全管理系統的不完善配備等。主要是對煤礦企業員工的不安全行為進行辨識,即對人因危險源進行辨識。對人因危險源進行充分辨識是煤礦員工不安全行為管控的基礎。
2人因危險源的分類
在煤礦生產作業過程中,人因危險源就是指員工的不安全行為,包括員工的不安全行為特征和不安全行為表現。不安全行為特征主要是指員工與不安全相關的生理特征、性格特征、知識技能特征及社會特征:不安全行為表現主要是指不同崗位的員工的不安全行為的具體形式。人是最活躍、最不穩定和最難控制的因素,所以人因危險源也并不是靜態不變的,它也會隨著外界影響因素的變化而變化。
3人因危險源的辨識
危險源的辨識方法有很多種。魚刺圖法、事故樹分析法(ATA)、間卷調查法、安全生產標準對照法、頭腦風暴法等都是有效的人因危險源辨識方法。在實際辨識過程中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多渠道、多角度對人因危險源進行辨識。1953年日本管理學家石川馨先生提出的魚刺圖法可以使復雜的原因系統化、條理化,可以將主要原因清晰地表示出來。用魚刺圖法對煤礦安全事故進行分析,辨識導致事故發生的人因危險源,可以從礦領導層﹑中層管理人員、基層管理人員、一線操作員工4個方面進行分析﹐煤礦企業安全事故魚刺圖如圖2。